为帮助2025 级新生了解专业学习内容,明确专业方向前景,树立专业自信,学院邀请各专业负责人姜仁涛、吕成震、孙蕴老师为新生开设3场专业认知教育讲座。
汉语言专业:聚焦语言应用,培养复合型人才
姜仁涛老师以“做新时代需要的语言学人”为主题,系统阐述专业历史沿革、培养目标、特色优势等内容。姜老师指出,汉语言专业始终以服务国家语言文字事业为核心,致力于培养兼具扎实语言学基础、跨学科知识结构以及高水平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同学们应当坚定专业认同与事业情怀,主动适应时代对语言学人才的新需求,在扎实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拓展计算机、心理学、病理学等相关学科视野,努力提升语言调查、资源开发、言语矫治、辞书编纂等实践技能。
最后,姜老师鼓励同学们珍惜大学时光,夯实专业根基,勇于创新实践,将个人成长与国家语言事业发展紧密结合,努力成为新时代需要的、与社会同频共振的优秀语言学人。

历史学专业:以史为鉴,培养全面发展的史学人才
历史学专业(师范类)负责人吕成震老师围绕专业核心问题展开阐述,指出历史不仅是“过去的故事”,更是研究与对话、重构与解释,关乎现实与未来,强调其对于理解当下与展望未来的重要意义。讲座详细介绍历史学的多元分支、人文学院雄厚的师资与科研实力,以及历史学专业(师范类)的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突出其“立德树人、服务基础教育”的定位。
学习历史是理解现在、展望未来的钥匙。吕老师以详实的就业与升学数据展示毕业生前景,包括攻读博士学位、成为中小学教师、公务员等多元路径。他对同学们提出殷切期望和具体要求,要多阅读经典与前沿论著,多积累史料并构建历史脉络,多思考以发现和解决问题,多写作以锤炼学术表达能力,多交流以避免闭门造车。他衷心祝愿同学们在未来四年的大学时光里,不仅收获丰厚的专业知识,更能提升思维格局,明确人生方向,度过一段充实、奋进、无悔的青春岁月,为成为一名卓越的历史教育工作者打下坚实基础。

汉语言文学专业:夯实基础,培养综合育人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负责人孙蕴老师从专业构成、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方面进行介绍。本专业特色鲜明,有“鲁大作家群”,培养众多名师、作家等,设有石榴花读书堂等特色平台,是培育学生的文学摇篮。培养目标为具职业素养、专业能力、德育使命的“安身立命”型人才。
她认为,在大学阶段,同学们应当通过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广泛阅读与独立思考,掌握扎实的“安身之本”,即具备立足社会、实现独立生存的专业能力;与此同时,更要理解“立命”之深意,它源于儒家传统,强调在物质基础上构建精神寄托,追求内心光明与生命价值,如张载所言“为生民立命”,旨在通过教化与自省帮助个体确立精神方向;最终,唯有以开放探索之心兼顾专业技能与精神成长,才能在终身学习中真正锻造出“安身立命”的根本力量。她希望同学们以开放的心态积极探索、在专业学习中锤炼技能,在人文滋养中实现精神成长,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与使命,成长为不负时代、不负自我的卓越中文人。

本次专业认知教育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帮助新生端正专业思想、增强专业自信的关键环节。我院新生必将以此次认知教育为起点,夯实功底,坚定“以专业立身、以专业报国” 的理想信念,让专业理想在服务社会、助力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征程中绽放光彩。(人文学院 撰稿:宫艺桐 初审:李伟光 复审:杨柳 终审:王芹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