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我们在做对的事情,在抗疫中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鲁东大学石榴花读书堂会长赵婉婷和编辑部部长路棣在观看完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后激动地说,“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点赞青年人的抗疫行动,这更加坚定了我们今后社团抗疫和助力‘新文科’建设的斗志!”
九月金秋,八个多月的抗疫实践升华为伟大的抗疫精神,与此同时,各地高校陆续开学,教学学习秩序恢复正常。在这被称为“史上最长假期”的疫情期间,以石榴花读书堂为代表的高校青年学生社团都做了些什么?
“打开一扇窗,照进一道光。”这是石榴花读书堂在一年前成立时的口号。成立之初,石榴花读书堂响应教育部关于“以本为本”“四个回归”“新文科”等理念,坚持跨学科、跨文化、跨层次的通识教育,努力构建“新文科师生阅读研究共同体”。2020年年初,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大学生的冲击,如何解决不少学生宅家期间的焦虑问题?如何服务疫情期间师生们的线上教学和学习?如何发挥“新文科师生阅读研究共同体”的能量?自2020年1月到8月,石榴花读书堂及其指导教师黄修志就不断思考上述问题,经过系统谋划和精心设计,推出了一系列服务抗疫和建设“新文科”的措施。
一是免费发行3期《石榴花》杂志,助力校内外师生的线上教学学习。石榴花读书堂创办了山东省首家以书评、随笔为特色的大学生杂志《石榴花》,在疫情期间刊载多篇以抗疫为主题的文章,并向学校和社会免费公开3期《石榴花》杂志的全部电子文本,同时设立专栏刊载教师疫情期间指导学生的阅读写作成果。3期杂志锤炼了学生阅读原典和批判性写作的能力,用直击人心的文字力量为同学们输送了清香的精神食粮。最近,读书堂又在构思设计一种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新型学生报纸,策划一系列热点话题和阅读栏目,以弘扬抗疫精神、汇聚社团文化、构建书香校园。
二是连续举办5次征文和设计大赛,引领跨学科阅读和研究性写作。为激发同学们在假期的阅读写作活力,传播抗疫正能量,从1月到8月,石榴花读书堂面向全校学生先后举办了第二届“品读经典,理解世界”书评大赛、第一届“疫病尽头,榴花初绽”影评大赛、第一届“阳和启蛰,纸落云烟”书签设计大赛、第一届“犹言随手下笔,点墨溢彩流光”随笔大赛、第三届“品读经典,理解世界”书评大赛等活动,得到全校各学院同学的积极响应,共收到投稿作品1600多篇。同时,社团同学积极参与贝壳文学社“疫情时期身边的感动”主题征文大赛,多篇文章被《烟台日报》等媒体刊登。
三是接连举行9次独具特色的讲座,扩大国际视野并坚定文化自信。首先,为了缓解广大同学们疫情期间的心理问题和学习压力,读书堂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郭芳芳、烟台二中教师李笑笑、北京编剧牛贺萱举行了心理交流会。其次,在以往22次大讲堂的基础上,读书堂又利用腾讯会议平台,开拓了新的互动传播方式,邀请了山东省泰山学者黄修志、鲁东大学赵同友、中山大学苏世天、东华大学马欣、北京语言大学王莉宁、华南师范大学谢林轩等青年学者做客石榴花大讲堂,分别围绕日常生活的写作、韩国经验与教育社会学、老挝的田野调查、德国的记忆传承、中国的语言资源保护、越南的华族认同等问题展开演讲,展示了求学历程,分享了治学经验,每次讲堂都引发了校内外诸多师生的热烈互动。累计举行的28次大讲堂不仅推动了跨学科、跨文化、跨层次的通识教育,还增进了大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解,坚定了文化自信,提升了大家对抗疫必胜的信心。另外,为了激发同学们在疫情期间创新创业的动力,读书堂还邀请全国“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得主丁睿做客石榴花小讲坛,其中两位同学受其鼓舞,8月底在山东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金奖,并冲入国赛。
四是设立资助27项学术调研课题,成立学术部激励学生走向调查研究。从2020年寒假到暑假,石榴花读书堂以“阅读共同体”和“空间与日常”为主题陆续资助两批共27项学术调研课题,分别关注新文科师生阅读共同体建设和疫情时期的乡村振兴建设,如“‘新文科’教育与高校‘阅读共同体’建设”“山东高校文学类社团发展状况调查”“后疫情时代山东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山东高校校园书店现状调查研究”“疫情期间湖北一个村庄的废品垃圾处理”“广东潮州一家陶瓷厂的工人生活”“青海祁连山牧场的经营与日常”“新疆巴楚一家餐馆的日常经营”“山东滕州暑期辅导班中的留守儿童”等课题,其中,一些课题还获批为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同时,读书堂乘势而上,成立了学术部,引起全校不少同学的积极申请。读书堂在疫情期间回应时代关切和同学诉求,激励同学们从阅读走向调研,从课堂走向田野,把书籍读到社会中,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火红的石榴花象征着大学生青春蓬勃的力量。成立一年来,石榴花读书堂与全校14个文学类、读书类社团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举办了学校首次“文林大会”,凝聚全校人文社团力量,夯实“新文科”建设基础。近期,读书堂还与驻烟高校相关社团建立联系,与相关出版社和新华书店达成合作意向,积极筹备山东省第一届阅读写作类社团联盟大会,助力建设书香校园、书香家庭、书香社会、书香中国。
“鲁东大学文学院拥有不少具有多学科、多语言背景的教师,有能力指导学生社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们既有著名作家张炜开创的纯文学杂志《贝壳》,培养一代代作家,又有促进多学科交融的书评杂志《石榴花》,培育一批批学者。”鲁东大学文学院院长胡晓清说,她介绍学院在新学期为提升“新文科”建设的内涵,准备设立三个创新基地班,分别是“文史哲融通创新基地班”“文理交叉语言信息处理创新基地班”“创意写作卓越人才创新基地班”。
“无论是疫情时期还是后疫情时代,石榴花读书堂举办了一波接一波的特色活动,以实际行动贡献自己的抗疫力量,真正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青春活力和责任担当,也显示了我们的‘三全育人’工作有了新思路。”鲁东大学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崔新广评价道。
暑期做客石榴花大讲堂的北京语言大学教授王莉宁说:“疫情期间,石榴花读书堂是一片净土,在这里,师生教学相长、彼此滋养、共同进步。”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赵同友说:“如今,技术的发展能让人们跨时空交流。石榴花大讲堂成为新文科教育很好的模式。有趣的人生与学术经历分享,除却了抽象的学术味道,分享与拓宽人生经验。致敬为了学生发展而默默坚持的教师!师者,育人为大。”《石榴花》杂志执行主编姜娜说:“时代正在发生剧烈变迁,塑造和完善这个社会的责任最终掌握在我们的手中,胸怀天下志,才敢言明日,这就是《石榴花》杂志的担当。”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伟大的抗疫精神,考验和激励着我们高校教师无论在何等情况下,都不要忘记自己的教书初心和育人使命,应随时而动,主动作为,把学生成长和时代需求放在心上,担在肩上。”在观看完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后,石榴花读书堂和《石榴花》杂志的发起创立人黄修志感慨道,他正在指导社团筹划出版“石榴花新文科丛书”,将“新文科”建设推向纵深。
“经过很长时间对石榴花读书堂的观察,我看到了社团‘窗前’投射来的照亮所有读书人的缕缕光芒。我恳切期盼加入石榴花读书堂学术部,希望像纳新公告里说的那样,‘以光的形式出现,以风的姿态路过’,逐渐在险滩的碎砾之中历练为一枚玉。”文学院学生郑嘉琳在申请书中写道。(文学院 撰文:路棣 赵婉婷 黄修志 审核:胡晓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