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7日至29日,由江苏省文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的“交叉学科视野下的病理语言研究”——江苏省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在线上隆重举行, 计有国内外20多个高校的研究生参会,主题报告及讲评专家遍及两岸三地,文学院“言语矫治与语言康复研究中心”研究生申秀岫、孙敏、张美英受邀参加此次论坛。
本次论坛分为三个板块:专家学术报告;病理人群语言的评估、干预与治疗专场报告;研究生学术报告及专家点评。
11月28日下午,“语康中心”三名研究生在不同主题会场分别以《汉语低龄听障儿童动核结构成分遗漏研究——以“把”字句为例》(申秀岫,汉语言文字学专业18级研究生)、《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否定句习得研究》(孙敏,汉语言文字学专业19级研究生)、《ERP应用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综述》(张美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19级研究生)为题进行了主题报告,其中申秀岫的《汉语低龄听障儿童动核结构成分遗漏研究——以“把”字句为例》最终获评论坛优秀论文。

(图:申秀岫获奖证书及两位同学宣读证明)
近年来,“语康中心”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培养,着力于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与专业实践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018、2019和2020年学生团队的“‘兰桂枝’言语矫治与语言康复服务基地”和“‘兰桂枝’智慧语言康复服务”项目连续荣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国赛金奖、“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山东省特等奖和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省金奖 。
尤为可喜的是,2020年11月,由李海英教授带领教学团队开设的《言语治疗》专业实践课程以其专业充实的课程内容和新颖、独特的教学模式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图:《言语治疗》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此次,几位研究生研究成果在病理语言学论坛中的集中展示及国家级一流课程获评等成绩的取得,充分展现了“语康中心”在语言障碍与语言康复研究培养方向上取得的阶段性成绩,显示了文学院研究生培养的准确定位和“风物长宜放眼量”的长远规划与目标。(文学院 撰稿人:冷招妹 审核人:胡晓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