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文学院石榴花大讲堂关注海外华人与中华文明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2-03-15

3月5日,由文学院石榴花读书堂与《石榴花》杂志联合主办的石榴花大讲堂第40讲在历史文化学院国学馆成功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审、福建省“闽江学者”讲座教授宋燕鹏老师以“在马来西亚发现中国历史”为主题作了精彩报告,吸引了校内各学院师生前来聆听讨论。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高贤栋、东北亚研究院姜娜、文学院黄修志等老师担任与谈人,石榴花读书堂会长吕致远担任主持人。

 讲堂伊始,宋燕鹏老师引用苏尼尔·阿姆瑞斯《横渡孟加拉湾》的一段话,“每一位到了新地方的移民,都会试着重塑一些家乡的痕迹。所以,‘到达’也成了一种回归”,将本次报告分为“华人宗族的再建构”“方言与地缘会馆的关系”“汉传佛教寺院的历史演变”“华人神庙与籍贯的关系”四个部分,带领大家走进这场在马来西亚发现中国历史的神奇之行。

在第一部分,宋老师着重以“龙山堂邱公司”为典型案例梳理了19世纪以槟榔屿五大姓为代表的闽南宗族组织的兴盛过程,介绍了槟榔屿邱氏宗族对福建人社群形塑的影响。在第二部分,他详细讲述了马来西亚地缘会馆和方言群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分享了自己在马来西亚寻找惠州社群海陆丰人的田野调查经历。在第三部分,他利用生动典型的例子分析了早期民间神袛居住的寺庙、妙莲禅师与极乐寺的创建,论述了变化中的佛寺和由僧人管理的特殊祠庙。最后一部分,宋老师将地理文化形态和历史思维相结合,阐释了带有籍贯色彩的神明、庙宇、信众以及神庙与籍贯的关系。在讲述自己的学术经历和研究方向的转变时,宋老师强调“历史研究就是要跟着历史资料跑,不要固守一个领域”,他鼓励同学们积极走进这片马来西亚人华人史研究领域的“处女地”。

在与谈讨论环节中,高贤栋老师简述了自己和宋老师的相识过程,分享了自己对本次讲堂的心得;姜娜老师结合自己的人类学、民俗学田野调查经历分享了自己对华人研究的切身感触,概括强调了宋老师所言时空定位和田野调查的重要性;黄修志老师表示“在马来西亚发现中国历史”这一主题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中国史与全球史联结的新视角,鼓励同学们不要蜷缩一隅,应在阅读写作和田野调查中主动遇见神奇事物。

在互动提问环节中,来自历史文化学院、文学院等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踊跃发言,提出了“如何看待闽广部分地区榕树崇拜”“马来西亚华人如何在中国寻根”“印度文化对马来西亚的影响”“谢安、谢玄为何被福建人神化为神灵并带至马来西亚”及“客家人的源流和认同”等问题。宋老师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术态度,严谨审慎地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同时又进一步扩大了本次讲堂的主题和同学们的视野,鼓励大家多进行田野调查,在对海外华人的研究中扩展中国历史。

据悉,石榴花大讲堂是文学院新型学生社团石榴花读书堂的系列活动之一,秉承“打开一扇窗,照进一道光”的人文精神和跨学科、跨文化、跨层次的通识教育,与《石榴花》杂志、石榴花小讲坛、石榴花观书会、石榴花书评随笔大赛、石榴花访修营、石榴花学术调研课题、石榴花阅读推广服务基地等活动一脉相承,旨在探索“新文科”教育的新模式,构建“新文科师生阅读研究共同体”。今后,石榴花读书堂将继续秉承“石榴花精神”,以学生成长和人才培养为中心,系统谋划,创新转化,以更优更新的活动服务全校师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文学院 撰稿:张乐翔 向灿 王芳华 王佳楠 审核:崔新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