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由文学院石榴花读书堂、《石榴花》杂志和贝壳文学社联合主办的石榴花大讲堂第42讲暨“贝壳说”第4期在线上成功举办。著名小说家、中国作协全会会员、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弋舟老师,以“与当代经典相遇”为主题作了精彩报告,吸引了校内各学院师生参与讨论,文学院周燊老师担任主持。
讲堂伊始,弋舟老师剖析了当下文坛“文学期刊化”的现状及文学评价体制。接着,他以先锋文学派代表、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格非及其作品为案例,重点阐述了当代经典的特质。
首先,弋舟老师简要介绍了先锋派文学的源流,从多个方面高度赞扬了格非老师“均衡、稳定、有节制”的创作品质。他幽默地称自己对格非有着“偏颇而固执的热爱”,称其为一位面向后辈、面向未来的作家,着重论述了格非在教学中冒着将小说“工匠化”的风险从学理上勘探写作小说规律的经历,赞美了格非巨大的创作能力以及越来越具备教科书范式的著作。
其次,弋舟老师细致阐释了先锋派文学作品的特殊性,以格非作品《相遇》为例,探讨小说如何处理人物之小与格局之大、如何从现实物理世界构建亦真亦幻的世界、如何处理时空关系等问题,深入剖析小说优雅的艺术感,展现了格非以真为旨归、以实写虚的艺术风格,总结出格非严谨、勤勉、较真、精于职守的模范作家创作品质。
最后,弋舟老师还以卡尔维诺对于经典作品的“十四条定义”为重点,分享了自己对当代文学经典的判断和感悟,提出我们对当代经典的认知反映出这个时代对文学创作的勇气和信心,勉励大家追寻经典,培植、发现、指认当代经典,与当代经典相遇。
在讨论环节,黄修志老师简要概括了弋舟老师讲座的主要内容和诸多亮点,高度评价了弋舟老师以格非作品为尺子、镜子来表达自己文学创作观的巧妙方式,与弋舟老师交流了格非作品中的真实虚无、时空融合、中西叙事等问题,激励同学们在阅读人生、关怀时代中进行文学创作。
在互动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积极提问,围绕“小说如何在最后结尾做到引人深思,虚而不落空”,“写小说是一气呵成还是精雕细琢”,“如何在创作中将个体之小与家国之大巧妙结合”,“个人人生经历对作家本人是否有创作方面的影响“等问题,与弋舟老师展开深入交流,弋舟老师真切严谨地一一作答,令同学们受益良多。
据悉,石榴花大讲堂是文学院新型学生社团石榴花读书堂的系列活动之一,秉承“打开一扇窗,照进一道光”的人文精神和跨学科、跨文化、跨层次的通识教育,与石榴花小讲坛、石榴花观书会、石榴花书评随笔大赛、《石榴花》杂志、石榴花访修营、石榴花学术调研课题、石榴花阅读推广服务基地等活动一脉相承,旨在探索“新文科”教育的新模式,构建“新文科师生阅读研究共同体”。今后,石榴花读书堂将继续秉承“石榴花精神”,以学生成长和人才培养为中心,系统谋划,创新转化,以更优更新的活动服务全校师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文学院 撰稿:张乐翔 向灿 审核:崔新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