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邀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宝明教授,为学院师生作了题为《“一战”与北大教授——从〈新青年〉与〈每周评论〉“国外大事”栏目谈起》的学术报告。
张宝明教授从《新青年》到《每周评论》中的“国外大事记”专栏出发,探究“一战”对陈独秀、李大钊等五四运动先驱思想变化的影响。他强调,面对“民族主义下沉,世界主义占据主流”的局面,“国外大事记”专栏为中国社会了解世界提供了窗口,展示了五四运动骨干对于中国救亡图存道路的不同看法。他提出,“国外大事记”专栏对于“一战”的关注和报道,对陈独秀、李大钊等革命先驱了解并最终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有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在问答环节,张宝明教授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师生关于陈独秀的革命思想等具体问题。他寄语学生,要以问题意识作为一切历史研究的首要前提,在培养家国情怀的同时拥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图文:艾睿龙审核:刘树华)
张宝明,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国家教材委员会历史学科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尤其以五四时期思想史研究见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五四运动百年记忆史整理与研究” (2018)。主要成果包括《新青年》(十卷本)(2016)、《斯文在兹——〈学衡〉典存》《启蒙中国:近代知识精英的思想苦旅》(201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