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内最早的世界史硕士学位点之一。2006年,鲁东大学世界史获批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学位点被教育部批准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从2014年开始,世界史开始按照一级学科目录招生,分为三个方向,即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近现代史、世界地区与国别史。经过十余年发展,本学位点在西方宗教文化研究、欧美族裔问题研究、欧洲古典文明研究、东北亚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特色。
以雄厚的历史学本科专业建设为依托。鲁东大学历史学专业设于1986年,2008年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近5年连续被中国大学专业排行榜列为四星级高水平专业,2019年被评为省级一流专业。世界史学科以此为依托,利用烟台邻近日本、韩国的地缘优势,立足山东,扎根中国,面向世界,培养从事历史教学与研究、服务文博文化产业的应用型人才。
学缘结构良好。学科团队有专职教师10名,均具有博士学位,梯队年龄结构合理,35-40岁的青年教师已成为各主要研究方向的学术骨干。正高职称3名,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0%。三个学科方向带头人均具备正高职称,在《世界宗教文化》《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过文章,有专著出版,均承担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课题,指导的学生发表过高质量的论文并在国内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教学与科研并重,教研成果在省内同类学科中位居前列。本学位点近五年来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其中1项为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省社科规划项目2项,在研项目8项(其中国家重大课题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2项),经费总数为115万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111万元),人均纵向科研经费11.1万元。专任教师近年出版著(译)作7部,发表论文20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8篇,获评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2项。
跨专业生源占比高,因材施教,从现实生源困境中成功突围。最近几年,跨专业考生占比50%以上,为了弥补研究生的历史学知识和理论基础,在课程教学、实践环节等多方面进行改革,最终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研究生4人考取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合理,达成度高。把“具有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富有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能够胜任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党政机关、文化事业等单位工作的高端人才和通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学科方向重构、课程重构,培养的学生具备地方史、国别史和全球史3种知识,培植对家乡、对国家、对世界的3种情怀和观念。
十多年来,世界史学科发挥自身优势,走出了一条引领、支撑烟威地区世界史教学与研究的特色发展之路。